导语:灰犀牛又遭遇黑天鹅中小企业到了生死存亡时刻!
2020年的开启方式,相信是很多做企业的朋友所没有预料到的,相信经历过去的2019,很多企业都觉得生意已经越来越难做,本人因长期从事企业咨询服务深入接触众多企业,身边中小企业很大比例在疫情之前企业发展就已经遇到瓶颈,很多传统模式企业正积极寻求经营上的困局突破。
从根本上说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全球经济在过去已经进入一个持续调整的阶段,却万万没想到在新春之际却飞出一只巨大的黑天鹅,它彻底打乱了很多企业家之前面对下行挑战的所有应对策略。

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远大于2003年非典,在全国性“封城”停业持续延迟复工的背景下,各类餐饮、酒店和旅游服务业实际上已全面陷入停顿状态,开工率不会超过1%。新型冠状病毒不仅让大众人心惶惶,其持续蔓延和带来直接间接影响之广,已经超出了很多人想象。

疫情一定时期内就会过去,但是对众多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来说,后面的日子,可能比疫情更煎熬。冲击的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创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就业,中小微企业基本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经济中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一场疫情,经济被摁下了暂停键,让众多中小企业刹那间感受生存危机刺骨般寒冷,面临生存极限挑战,而活下去几乎成为所有企业2020年的首要目标。如何把当下疫情危机,转变成企业自我变革转型升级的机会?如何正确认知危机并做出彻底改变实现企业蜕变,最终将成为真正的强者?针对中小企业面对当下挑战如何转型升级总结了五大转型经营建议:

01
企业建立持续资本规划机制
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账上现金余额难以持续维持企业生存:北京大学联合机构调研85.01%的企业维持不过三个月,其中34%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6个月以上。长期以来很多中小企业都已经面临资金难融资难的问题,一直都存在的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问题,企业缺乏符合自身长期发展的资金资本管控规划,拆东墙补西墙企业抗风险能力极低,一旦遇到行业调整或者类似本次疫情,大部分普通民营企业靠自身资金储备是无法顺利度过危机。

最近国内知名餐饮连锁品牌西贝因缺钱成了热搜: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向媒体表示,当前西贝400多家线下门店基本全部停业,靠100多家的外卖在经营,账上资金最多够撑三个月。西贝已经是年入50亿的餐饮领导企业,更何况全国不计其数的中小餐饮企业面临资金链的巨大问题。而上市企业海底捞在现金流和资金状况上总体存绝对优势,在疫情期间现金流及资金均较为充裕,不仅足以应对疫情冲击,还能保障全年的开店计划。海底捞的经营战略,成功为海底捞保持充裕的现金流和资金状况。相比贾国龙曾坚持:西贝永远不上市,显然在企业长期资本规划上,海底捞具备更强的全面对抗风险能力与应对极端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影响。
长期以来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追求快经营高杠杆的短期追求利润最大化思维,缺乏有效的全面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能力,需建立持续资本规划规划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策略来确保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企业需要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机制,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使企业财务管理得到不断完善,提前做好资本规划确保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才是企业获得永续经营的坚实护城河。
02
企业组织转型平台型模式
企业从原有传统管控型模式逐渐向平台型转化已经是必然趋势,随着数字化智能时代高速崛起,新商业环境进入更高维度融合和不断迭代的复杂不确定竞争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构建逻辑持续发生重构,企业面临更多不确定挑战,人力资本在商业结构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过去金字塔型的传统管控型组织架构僵化的表现无法满足企业对外部快速变化以及用户需求。笔者分析很多企业在早期大都以金字塔集控型模式,而企业能发展到一定规模依然具备持续发展力量的企业基本跳出传统金字塔架构,在构建创新平台化的路上不断积极探索,向平台化战略升级。华为的“铁三角”、海尔创客平台、韩都衣舍创立小组制,都是平台型组织企业成功经典案例。平台化将重塑整个商业世界,“平台型组织”将更适应当下以及未来商业环境。

日本零售业最大的共享经济体7-ELEVEN具备独特的价值主张,为每一个合作伙伴打造了一个共享的平台,上万员工,人均效能达到120万堪比阿里巴巴,而在日本171家工厂,几乎所有工厂都是由制造商供应商投资,配送物流也是如此,通过共享顾客平台、共享信息平台、共享采购、共享金融平台最终创造全球连锁商业奇迹,是企业高度“平台型组织”化带来的经营成效。
03
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经营打造
在这次的疫情过程中,之所以社会大众对早期疫情国家专家组成员以及湖北省相关领导、当地卫生部门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在早期的疫情爆发的关键信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传递以及有效推动防疫关键决策从而错失控制疫情的黄金窗口,相信经过这次疫情中国一定会全面升级全国卫生防疫信息数字解决方案,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样大的疫情的发生、把疫情消灭于萌芽状态。

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疫情已经倒逼众多企业员工在家办公,从长期来看,将会推动远程办公企业经营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所有的企业,将开始反思自己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各项生活工作活动与数据的产生、传输和使用密不可分,数据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数字化商业环境中,企业以及个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

疫情催化了配送到家各种相关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几个平台在春节期间都出现了订单量暴涨。基于线上线下的生活服务平台受益明显,美团买菜在北京地区的日订单量达到平时单量的2-3倍,京东到家业务相对节前环比增长370%,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
这些企业的需求爆发本质得益于前端用户需求信息、后端供应链信息平台、物流配送服务及时化更完善的数字化平台凸显出竞争优势,基于信息化数字化的企业平台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的转型核心关键。
04
商业模式持续创新迭代
通过这次疫情给很多中小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而极端情况下最能考验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整体应变能力,也最能推动业态的升级迭代,甚至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一场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绝大多数线下商业一夜之间进入停业,线上业态反倒迎来了意想不到爆发增长。2003年,“非典”曾经把大家困在家里,导致中国移动短信使用量剧增,同样也让一些互联网公司寻找到盈利模式,新浪、搜狐、网易三大互联网门户的崛起。2003年非典加速了电商的全面发展,电商巨头京东、阿里巴巴的淘宝基本在03年非典之后才快速实现崛起。黑天鹅事件会压垮一些商业形态,但将有机会重塑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

在线网购蔬菜、在线问诊买药、在线课堂、远程办公开始成为疫情期间日常生活,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企业服务、本地生活服务、社区O2O等,疫情成了催化剂,让“互联网+”垂直生态服务商业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被消费者认可。
“处于风口就能起飞”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过去属于求大于供的红利年代,企业只要努力都可以很获得盈利,但是在今天,很难依靠去寻找一个“蓝海”来获得长期发展,你还需要设计一个更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企业需要进行不断的商业模式进化才能获得持续性的战略优势。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近期接受采访曾说:“我做好了和这个国家一起过苦日子的准备,真真正正的救助是自救,企业首先要想办法自己救自己。”可想而知当下以及接下去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多严峻,企业寻求自救即要思考如何存活当下,更要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何迭代创新,“苦日子”下企业持续提升商业竞争力未来才能穿越黑暗迎接发展。
05
重塑企业价值认知
这次疫情发生倒逼众多行业发展,做生意的逻辑已经发生彻底改变,世界企业发展历史,日本百年长寿企业达到三万家,中国只有5家百年企业。近年中国不少初创企业,在极短的时间里上市,却很少从未来价值的长期主义角度对企业的作规划。阿里巴巴提出要做一家横穿三个世纪活102年的公司,而支撑构建提出做102年企业的背后,是阿里巴巴的使命和企业文化跟阿里合伙人价值观,以绝对的长期主义价值认知去推动阿里战略持续发展。

疫情是危机,既是短期的压力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警钟,企业家需要持续提升我们的经营理念,升维我们对企业的认知,重构行业格局。同时作为企业家一定要深刻地意识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极限战略的商业时代,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都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企业家将持续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
未来可能有更多的黑天鹅出现,长期间遭遇灰犀牛,仅靠原来的“清大北大不如胆子大”快经营的做法已经完全不行了,我们应该把经营企业的重点之一放在如何挑战极限战略上,重塑适合当下以及更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从心而发重新定义我们的商业认知,方可取得永续经营的成果!结语:稻盛和夫曾说:“正如春天的樱花,冬天越是严寒,春天越是樱花烂漫。企业和个人也是一样,要把逆境作为动力,实现更大的飞跃。”企业家要认识到“萧条是成长的机会”,通过逆境来谋取更大的发展,实现企业蜕变。
该文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向华商资讯网(ID:huashangManage)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